手術安全把關知多少?
台北榮總手術室護理長 戴宏達
台北護專三年制第34屆畢業
載自榮總人101年5月份月刊
近年來國人對於健康的重視與要求逐漸提昇,期許擁有一專業、安全及人性化的醫療環境,然而,有關手術病人安全的意外事件仍時有所聞,例如:將A病人準備輸的血誤輸給B病人、在手術過程中錯將病人的右腳開成左腳等等。這些醫療疏失顯示出在一連串的環節中有所疏漏,猶如在精緻的工匠作品中,發現木板中螺絲的銜接並不完善,不但無法細細品味這項精美的藝術品,就連基本的安全性都達不到。
本院向來注重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,在手術安全方面以「提升手術安全」及「鼓勵病人及家屬參與病人安全工作」為目標,除了既有紙本的手術前後交班記錄及查核外,並於100年發展手術病人安全把關資訊系統,運用於手術實務流程。手術病人安全把關是指在進行手術過程中,醫療團隊間互相合作進行手術相關重要事件的查核,以降低人為遺漏或預防錯誤的一種制度。手術病人安全把關系統分為三階段:
1. 簽入期(Sign In):在麻醉誘導前,麻醉團隊與護理人員以兩種以上辨別方式共同確認病人(如病人手圈、病歷號等)、確認手術名稱、部位側別、手術部位註記、禁食狀況、手術及麻醉同意書的完整性,麻醉 醫師必須再次評估病人是否有困難插管、過敏史、手術失血的風險、確認血型並備血,共同確認後執行電腦簽核。
2. 靜止期(Time Out):手術前準備妥當,在取手術刀前,手術醫師、麻醉 醫師及護理人員再次共同確認病人、手術名稱、部位側別、手術註記,並由手術醫師說明重要手術步驟或可能的風險、手術時間以及預估的失血量;麻醉人員說明病人特殊風險與準備。而護理師則確認手術前30分鐘給予預防性抗生素、確認已備妥可能使用的滅菌物品及設備。所有醫療團隊成員共同確認無誤,才可開始進行手術。
3. 簽出期(Sign Out):在完成手術即將縫合傷口時,手術醫師與護理人員必須共同確認手術名稱,紗布尖銳物和器械計數正確,標本名稱及數量,並在標本袋外加貼上防偽標籤等,並執行電腦簽核確認。
在護病的過程中,唯有以病人的健康問題為中心,全體醫護人員和病人及家屬共同參與,藉由不同方式、不同的醫療成員進行多層次、多節點的手術把關,本著視病猶親的服務精神,提供優質的服務品質,讓病人及家屬獲得更完善的照護,確保安全樂活的健康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