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

公會六十年見證台灣護理價值的變遷-郭春花


公會六十年見證台灣護理價值的變遷



郭綜合醫院護理顧問  郭春花
校友會嘉南區代表
夜二專 第三屆醫護教育科畢業     
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研究所     


    台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(以下稱公會)於民國381月在台南市政府立案,已屆一甲子。六十年來公會的巨輪不停地前進,當今已匯集了四仟餘會員人數的團體巨力,服務於府城各機關團體。公會的護理工作者,歷經光復以來社會的變遷,護理環境的改變,全民健保的實施及醫病關係的質變,護理工作內容除了必須符合醫師的醫令,更需滿足病患的需求,於是護理項目多樣化、護理品質嚴格化、護理意識普及化,護理的價值更受到重視。



從配屬醫師的幫手到護理專科

最早,護士僅是配屬醫師協助照顧病患的幫手,民國3年,中華民國護士學會對從事護理工作的人,統一稱之為「護士」,意指「撫養照顧病人之具有學識者」,至民國41年台灣護士界建議教育部對廣泛培養護理人才的「護士學校」改為「護理學校」,以落實業界核心工作的意涵(鍾信心《護理的信心》頁230,民90)。漸漸地,護士從配屬醫師的幫手轉變到注重護理專科的養成,故台灣光復後,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工作內容已開始有了「質」的改變。

筆者於民國54年至59年服務於國立臺大醫院擔任臨床護士期間,在耳鼻喉科及眼科六十張床的大病房一人上大夜班的情況下,兼顧氣管切開急診手術。對鼻咽癌、喉頭癌的化學療法、癌末病人的疼痛處理、視網膜剝離等個案的護理照護,都需要專業的技能,需經嚴格的臨床護理專業訓練,方能小心翼翼地照護病患,促進舒適與健康。



護理品質與專業能力進階

民國80年代後,由於電腦與網路的普及,資訊時代改變了經營管理模式,不僅是企業連公家機構也不得不進行組織再造,實施適切之教育訓練,使員工具有專業技能,以便勝任工作擔當責任。於是全面品質管理(TQM)推展開來,護理工作更深入於流程的每一個環節,譬如具體的(Specific)、可評量的(Measurable)、可達成的(Attainable)、合理的(Reasonable)、具時效性的(Timing) 的工作指標,被要求符合SMART原則,以創造服務的價值。

在此時期政府也提拔優秀人員,獎勵出國訪問,學習先進國家的護理政策與醫護環境,以改善國內醫院的護理管理,開辦醫院病人衛生教育,推動及宣導「預防勝於治療」的保健觀念,注重身心健康及積極改善護理用品、美化病房環境等,實實在在落實護理品質。公會並配合政府推行「醫院基層護理人員專業能力進階制度」之措施,積極培育人才、增強護理人員的臨床能力,提供病患安全的護理服務,讓護理人員在臨床能力專業上的表現受到肯定。



會徽的「五心」見證服務的價值

由於醫院護理管理已由醫院延伸至社區,進入社區健康營造,其目的為:推動「健康生活化、生活健康化」。藉辦理社區活動、廣結善緣,促進里民之健康、提升社區民眾之生活品質,公會扮演著重要貢獻之角色與功能。翻閱本公會沿革紀事,其「會徽」(如圖示)創制於民國89年,內容隱含台南市市-鳳凰花的五花瓣,用以表達護理專業人員「愛心、熱心、耐心、關心、用心」的基本精神。筆者與護理結緣四十二年,體會這五種心法無論在學校、在臨床、在社區服務,都和病友會心共鳴,和樂無窮。公會的「五心」正秉承護理教育的方向,匯集所有會員的共識,明確表達追求護理專業的使命與職責,並在此旗幟下建立起友誼及互惠。

<><><><><><><><><><> <><><><><><><><><><>

    59年筆者由台大醫院轉進省立台南醫院服務即與公會結緣,72年起至78年曾擔任本會第十九屆及第二十屆理事長,間隔六年後,於84年起至90年復受選任本會第二十三屆及第二十四屆理事長,「五心共識」的會徽製作背心給當時的夥伴穿著以代表本會的服務精神。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(包括921地震賑災)、推動安寧療護工作。





公會一甲子見證社會關懷的價值

公會是大家的園地,我們與她一起走過一甲子,恰逢喬遷新址至公園北路,我們希望新會館將是個人文會館,是大家一起交流,一起讀書、思考與成長的地方。美國哲學家,也是發明家的佛蘭克林曾說:「讀書使人充實,思考使人深邃,交流使人清醒。公會及一切活動,將來會因為您的參與而更壯大。

我們公會不僅在慰問老人、孤兒、智障、育幼、安寧照護等關懷這個社會,更立志珍惜地球資源,善盡環保責任,持續不斷改善永續經營。春秋時代的政治家管仲說過:「一年之計,莫如樹穀;十年之計,莫如樹木;百年之計,莫如樹人。在理事長領導下,大家聚集勉勵,群策群力,勤於種穀、樹木與樹人,如此當我們再往前走一甲子,相信豐收之餘,也人才濟濟。並使南丁格爾的精神薪火相傳生生不熄,實現新願景-追求卓越永續經營的公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