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 CQC照護安養院暨休閒養生中心 楊逸鴻董事長法學博士
本文係楊 博士應經濟部邀請的演講稿摘要,特徵其同意放入部落格以響讀者
時間:6月15日 (星期五) 13:30~17:00
地點:台北市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2F 第五會議室
1. 老化海嘯襲台 106年長照關鍵年
一○六年後老年人口只會越來越多但賺錢的人卻日益減少, 長照網絡建置需加快腳步,因應失能人口大幅增加的服務需求。
據經建會推估,台灣目前失能人口約七十萬人,但隨老化海嘯襲來,民國一一五年失能人口數便將突破百萬,達一百零四萬五千多人。五年後、一○六年台灣便將從高齡化社會正式進入高齡社會,屆時受扶養的花錢人口愈來愈多,但賺錢的人卻只會愈來愈少。二○六○年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比率將占總人口近半數,等於每兩人走在路上,就有一個人是年逾六十五歲的銀髮族,平均一.二工作人口就得撫養一名老人。
衛生署照護處長鄧素文表示,衛生署日前已完成長照服務資源盤點,將全國長照服務網畫分為廿二大區、六十三個次區、三六八個小區,補足國內各區域缺乏的資源。
目標一○五年完成每萬失能人口建置七百床以上長照床位、全國各大區域設有失智入住機構、次區皆有一個社區型的日間照顧中心,並針對山區離島長照資源不足區,提供居民社區及居家照顧服務。
2. 國人十大死因報告出爐慢性病死亡佔75%
衛生署今日公布100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報告,最新十大死因分別為惡性腫瘤(28.0%)、心臟疾病(10.9%)、腦血管疾病(7.1%)、糖尿病(6.0%)、肺炎(6.0%)、事故傷害(4.4%)、慢性下呼吸道疾病(3.9%)、慢性肝病及肝硬化(3.4%)、高血壓性疾病(3.0%)、腎炎、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(2.9%)。
去年死亡人數15萬2030人,惡性腫瘤則連續3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,去年共有4萬2559人死於癌症。
依內政部估計,100年國人零歲平均餘命,男性為76歲,女性為82.7歲,與99年相較,女性維持不變,但男性卻減少0.2歲,男女平均壽命差距6.7歲,創近十年來的最新紀錄。
國內男女壽命拉大的主因在於去年死於癌症的男性人數遠高於女性,足足多了1萬1531人。男性平均餘
命變短的原因還包括男性因慢性下呼吸道疾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以及腦血管疾病、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疾病而死亡的人數明顯增加。
塑造有尊嚴的長壽社會【台灣《天下》雜誌7月號文章】題:完全長壽的黃金計劃(作者藍麗娟)未來人類平均壽命能延長到120歲,70歲退休,長達50年,你的經濟、健康、心靈將如何自處?
全世界正風行“就地老化”的觀念,試圖塑造一個長壽而有尊嚴的新社會。
80年代中期以來,許多先進國家已經感受到人口高齡化帶來的財政衝擊。德國於1996年通過成長與就業促進法,即立法延後退休。希臘、意大利、日本、英國、瑞典,也都提高退休年齡及年金給付門檻。
未來的高齡者,不僅將延後退休,還必須照顧更老的老人與兒童。台大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吳淑瓊指出,21世紀,四代同堂或五代同堂將會很普遍。如果家庭倫理不變,目前支撐各國經濟的青壯人口,在21世紀退休後,將肩負更多的照顧護理責任。就地老化“就地老化”,是近年各國老人照顧護理政策的發展趨勢。台大教授吳淑瓊指出,許多國家發現,老人被送進養老機構,覺得被遺忘,變得不愛說話,不愛活動,反而容易生病,對健康十分不利;而“就地老化”觀念,強調老人身心健康、生活照顧護理的所有服務,都可以在社區內取得,無需脫離原有社區的人際關係。
目前,“就地老化”的觀念與製度,在瑞典、德國實施得相當完整。德國甚至開辦老人照顧護理年金制度,子女辭掉工作在家照顧高齡者,也可以請領約2500元台幣的老人長期給付金。日本、美國近年來也從“就地老化”的觀念出發,制定和實施老人照顧護理措施。例如,1998年日本推出了“黃金計劃”,希望用10年時間奠定21世紀老人長期照顧護理的各項軟件與硬件設施。黃金計劃也引用“就地老化”的概念,促進居家服務員到日常生活有障礙的高齡者家中照顧老人,有短期照顧護理、日間服務、居家照顧護理支援、老人訪問看護站等服務,將公立學校的空教室轉為老人日間服務中心等。
為了讓高齡者能夠有尊嚴和自立生活,日本為不同身體狀況的老人設計不同類型的照顧護理方式,比如失智症老人,就有專門的治療、照顧護理策略。銀髮商機高齡化社會的另一個趨勢,就是銀髮族需求主導社會發展。未來全世界的經濟、環境、社會、科技等都將因應銀髮族的需求而調整。針對高齡人口需求的商品與服務,將會不斷出現。比如,老人到醫院看病的製度將會被取代。將來,由護理人員、職能治療師、醫師各種專業人士組成的社區照顧護理專業團隊將應運而生。由於老人行動不便,專業醫護團隊可以先與老人約定時間,上門服務。
針對高齡者設計的旅遊團已經出現。殘障老人行動不便,卻有強烈的觀光需求,因此日本旅遊業者推出特殊設計的旅行團,隨團配有護士、醫生、專職治療師,讓老人在安全與醫療無憂的情況下痛快遊覽。美國《未來學家》預測,科技也會運用在老人商品上,針對高齡者疾病或生活需求而設計的高科技椅、床、餐桌、餐具、衛生間設備、醫療器具都將出籠。電視或傳媒出現的角色、討論的話題,也會以高齡者居多,未來,老人影帶、老人節目等老人商品會非常普遍。事實上,日本的老人餐廳與老人餐盒外送服務已經很普遍。長壽之道你一定沒想到要活100歲吧?其實,未來醫療進步,長命百歲已經不稀奇了。台大教授吳淑瓊指出,未來人口不僅老化(超過65歲),而且“老老化”(超過85歲)。據聯合國預測,在13個先進國家,2050年80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10%。
“老老化”人口中,80至90歲人口占大多數,9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也不斷增加。 2050年,全球百歲人瑞將是目前的16.2倍,人們成為百歲人瑞的機會,將大幅提高。對此,《未來學家》擬定了一套“完全長壽策略”,讓人們早點準備,迎接21世紀的長壽人生。
策略之一,生涯多元化。多培養自己在各方面的興趣,如藝術、政治、慈善事業等,讓生活
更平衡、更多元化。
更平衡、更多元化。
策略之二,提早規劃獨立的個人財務,不能過度依賴社會保障制度與社會福利,而要降低負
債、增加長期投資。
債、增加長期投資。
策略之三,投入家庭。配偶與小孩能帶來豐富的親情。
策略之四,調整自我的步調,用更長遠的眼光來定義成功。
策略之五,隨時準備面對生命中的衝擊,隨時調整心態,找到新方向,不要陷溺在挫折裡。